洗钱是一种将非法所得合法化的行为,主要指将违法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通过各种手段掩饰、隐瞒其来源和性质,使其在形式上合法化。
我国一直严厉打击非法洗钱活动,但洗钱方式也在不断迭代。洗钱活动似乎离普通人很遥远,但新型洗钱活动已经渗透到你我身边,例如“套代购”、“代缴电费”、“网络赌博”等,我们需要时刻保持警惕,远离洗钱犯罪。
01、海南离岛“套代购”走私
基本案情
2023年5月,沈阳海关启动打击“套代购”走私案件专项行动,并与海口海关积极配合,成功破获一起利用海南离岛免税政策伪报贸易方式走私免税品的特大案件,当前案值7000万元,涉嫌偷逃税款1300万元。经查,以犯罪嫌疑人杨某、梁某为首的走私团伙,组织社会人员“套代购”走私海南离岛免税品,通过机场、海港等离岛渠道将套购免税品带离海南后,进行二次销售,谋取非法利益。
案例评析
“套购”是指组织、利用他人购买离岛免税品的资格和额度购买免税品并在国内市场再次销售牟取非法利益的行为,“代购”是指收取代购费报酬,利用自己购买离岛免税品的资格和额度为他人购买免税品的行为,合并称为“套代购”。根据我国有关法律规定,以牟利为目的为他人购买免税品或将所购免税品在国内市场再次销售的;组织、利用他人购买离岛免税品的资格和额度购买免税品谋取非法利益的,均属于离岛免税“套代购”走私违法行为。另外,离岛旅客以牟利为目的为他人购买免税品或将所购免税品在国内市场再次销售的,购买或者提取免税品时,提供虚假身份证件或旅行证件、使用不符合规定身份证件或旅行证件,或者提供虚假离岛信息的和其他违反海关规定的,由海关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处理,且自海关作出处理决定之日起,3年内不得享受离岛免税购物政策,并可依照有关规定纳入相关信用记录。
02、代缴电费隐瞒违法犯罪所得
基本案情
犯罪嫌疑人通过网络平台找到电费充值上线,上线承诺可以先垫付资金为犯罪嫌疑人进行电费充值,充值成功后按充值金额的9.0-9.2折收取费用。犯罪嫌疑人明知上线垫付的电费资金可能是犯罪所得的情况之下,仍然通过发展下线等方式宣传可以9.2-9.7折优惠价代缴电费,当用电户需要充值缴费时,犯罪嫌疑人将中国电网充值账号及待缴费金额发给上线,上线充值成功后将截图发给犯罪嫌疑人,犯罪嫌疑人再将相关费用转到上线指定的银行账户、支付宝账户、虚拟币账户等。经查,上线垫付的电费资金系其犯罪所得。
案例评析
电费项目属于国家物价部门严格核定,任何单位都没有打折的权限,但仍有不法分子以打折的旗号实施“代缴”电费行为,实则赃款洗白犯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第一款规定,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式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03、网络赌博洗钱
基本案情
2020年4月,无锡警方在办案中发现,以宋某、胡某等人为核心的犯罪团伙利用网络链接吸引网民下载赌博软件进行赌博违法活动。经侦查发现,该团伙开发的赌博软件中有赌博游戏近100款,并通过链接的方式将境外赌场荷官真人发牌的视频加载到软件里,引诱性较强。为吸引赌客充值,该团伙打出“银行卡转账返利4%”“新注册玩家奖励8元”等噱头,并以现金返利鼓动参与者发展下线,比如注册赌博软件的赌客可以生成专属二维码,将二维码通过短信或社交群等方式发送出去以发展新的赌客,从而使网络赌博呈金字塔式不断扩大传播,社会影响恶劣。2020年7月,警方在全国13个地级市开展统一抓捕,抓获犯罪嫌疑人49名,冻结资金4787万元。由于犯罪手段新、案值高、涉众广、影响力大,该案被多家主流媒体关注并进行专题报道。
案例评析
近年来,互联网领域黑灰产业助推传统赌博和跨境赌博犯罪向网络延伸,网络赌博犯罪活动呈现高发态势,并不断转型升级,愈发隐秘和“专业”。新型网络赌博洗钱犯罪除了非法收购大量个人银行卡和空壳公司账户、通过地下钱庄兑换、携带现金出境等传统洗钱手法以外,又发展出空包单号、跑分平台等新型手法,同时,还呈现出新老手法交织融合、互为补充的特征。网络赌博洗钱犯罪已经成为新的洗钱风险点,尽管近年来由公安部牵头,持续对网络赌博进行打击整治,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受暴利驱动和诸多复杂因素影响,此类违法犯罪活动禁而不绝。因此,必须从法律适用的源头出发,不断提升监测识别能力,加强对洗钱链条的全流程跟踪,同时辅以广泛的社会宣教,构建与时俱进的网络赌博洗钱治理新格局。
04、留学生海外洗钱
基本案情
近日,据英国媒体太阳报报道,苏格兰当地警方拘捕了一名来自中国的留学生,其罪名为涉嫌给当地涉黑头目洗钱,涉案金额为84912英镑(约71万人民币)。报道称,被捕的黄姓学生在斯特灵大学就读期间,曾帮助一名代号为“大先生”的华人罪犯洗钱。具体方式为将大先生给予她的现金存入自己的银行账户,然后再转账给其他同伙。早在2021年,英国当地警方曾跟踪“大先生”的行迹,意外发现黄姓学生从“大先生”手中接过一袋现金,然后存入了附近的邮局银行。在确定目标后,警方于两周后突击检查了黄姓学生的住所,在里面发现了大堆现金,并在她的银行账户内发现了超过16万英镑的存款和大量的转账记录。在这两年内,英国警方和陪审团在不断收集其涉案的证据,最终认为其涉嫌参与有组织的洗钱活动,涉案金额为16万至30万英镑。
案例评析
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微信、小红书等社交媒体联系他人私下换汇,这样做存在极高的资金被骗风险。即使以“优惠汇率”换汇成功,实际也可能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犯罪集团利用而从事洗钱,最终将面临执法部门处罚,影响求学、就业和合法居留。同时,留学生要加强对洗钱风险的认识和防范意识,谨防“卷入”洗钱犯罪活动之中。
防范洗钱风险提示
1、对亲朋好友提出的要求加以甄别,不要将个人证件出租或出借他人使用。出租或出借个人证件可能会造成他人盗用您的名义从事非法活动、让您成为他人洗钱犯罪的“替罪羊”。
2、不要用自己的账户替他人提现,更不要用自己账户、收付款二维码替他人接受转移资金。使用自己的个人账户为他人提取现金或转移资金,您可能成为“洗钱”环节中的一分子。
3、选择安全可靠合法的金融机构办理金融业务,不参与非法金融活动,如地下钱庄,虚拟货币,网络赌博等。
4、勇于举报洗钱行为。《反洗钱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洗钱活动,有权向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公安机关举报。接受举报的机关应当对举报人和举报内容保密。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反洗钱局、最高人民检察院官网、央广网、鄱阳检察公众号。